因冰層過厚而返航。盡管庫克又于1773年12月和1774年1月分別再度深入南極圈,但他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南極洲。根據(jù)多數(shù)組織(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圣迭戈加利福尼亞大學及其他資料來源)記載,人類最早證實看見南極洲可狹義認定發(fā)生在1820年,分別由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俄羅斯帝國海軍艦長)、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英國皇家海軍艦長)及納撒尼爾·帕爾默(美國斯托寧頓海豹捕獵人)三人所見。馮·別林斯高晉在1820年1月27日發(fā)現(xiàn)南極洲,領先布蘭斯菲爾德十天,也早了帕爾默十個月。那天,由馮·別林斯高晉和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拉扎列夫率領的探險隊,乘著二艘船艦抵達距南極大陸32公里(20英里)處,發(fā)現(xiàn)了冰原。首位證實踏上南極大陸的則是美國海豹捕獵人約翰·戴維斯,于1821年2月7日在西南極洲登陸,不過有些歷史學家對此表示異議。
18世紀起,探險家們紛紛南下去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1772~1775年英國庫克船長歷時3年8個月,航行97000千米、環(huán)南極航行一周,幾次進入極圈,但他最終未發(fā)現(xiàn)陸地。
1819年沙俄派別林斯高晉率東方號與和平號兩船,歷時兩年零21天分別在南緯69°52′、西經(jīng)82°19′和南緯68°43′、西經(jīng)73°10′發(fā)現(xiàn)了兩個島。
1823年2月英國人威德爾南下到南緯74°15′,創(chuàng)造了當時南下的最高緯度。
1839年12月,由美國海軍主導、1838–42年美國探險考察隊(又稱“Ex.Ex.”或“威爾克斯探險隊”)旗下的一支探險隊自澳大利亞悉尼起錨、航往南冰洋,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巴雷尼群島以西的南極大陸,取名“威爾克斯地”流傳至今。
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國迪爾維爾曾力圖超過威德爾創(chuàng)造高緯度紀錄未成,但他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他于1840年1月19日發(fā)現(xiàn)的島嶼為阿德雷地,并命名其沿海水域為迪爾維爾海,后人還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種企鵝,即阿德雷企鵝。隨后,英國的羅斯于1841年駛入后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羅斯灣,但他為冰障所阻無法到達他預測的南磁極——南緯75°30′、東經(jīng)154°。
1841年,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穿越羅斯海、發(fā)現(xiàn)了羅斯島(二者皆根據(jù)他而命名)。他航過一個巨大的冰墻,其后命名為羅斯冰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架。埃里珀斯火山和特羅爾山分別取名自幽冥號(HMS Erebus)及驚恐號(HMS Terror)。麥卡托·庫柏于1856年1月26日登陸東南極洲。
1907年,在歐內(nèi)斯特·沙克爾頓的獵人探險隊期間,由葉吉沃茲·大衛(wèi)領軍的小隊完成了第一次攀爬埃里珀斯火山、抵達地磁南極的任務。南極小隊的艱險歸程則由道格拉斯·莫森領導,他在任務完成后轉(zhuǎn)擔任其他探險隊的領袖,直到1931年退休。另外,沙克爾頓和他的探險隊中的其他三名成員在1908年12月至1909年2月期間達成了許多史無前例的事跡:包括人類第一次橫越羅斯冰架、第一次穿過南極橫貫山脈(經(jīng)由比爾德莫爾冰川),以及第一次踏上南極高原。
1908年沙克爾頓到達南緯88°23′,離南極點僅約180千米,但由于食品耗盡而折回。
1909年莫森、戴維斯和麥凱首次到達當時為南緯72°24′,東經(jīng)155°18′的南磁極。
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率領的探險隊先后到達南極點。
1911年12月14日,挪威極地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的探險隊乘著船艦前進號,自鯨魚灣啟程、航上海伯格冰川,是人類首次抵達南極點。阿蒙森的勁敵斯科特探險隊也在一個月后到達南極。
從1772年庫克揚帆南下到19世紀末,先后有很多探險家駕帆船去尋找南方大陸,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帆船時代。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盡管時間短暫,但人類先后征服了南磁極和南極點,涌現(xiàn)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險英雄。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英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至50年代中期,人類在南極探險逐漸用機械設備取代了狗拉雪橇。1928年英國的威爾金駕機飛越南極半島,1929年美國人伯德駕機飛越南極點,同年另一美國人艾爾斯沃斯駕機從南極半島頂端飛至羅斯冰架。飛機在南極探險方面為人類宏觀正確地認識南極大陸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機械化時代。從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起至今,眾多的科學家涌往南極,他們在那里建立常年考察站,進行多學科的科學考察,人們稱這一時期為科學考察時代。
發(fā)現(xiàn)簡史
1738~1739年,法國人布韋航海時發(fā)現(xiàn)了南極附近的一個島嶼(今布韋島)。
1772~1775年,英國人庫克船長到達南極附近的南設得蘭群島。
1820~1821年,美國人帕爾默、沙俄人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英國人布蘭斯菲爾德先后發(fā)現(xiàn)了南極大陸。
1838~1842年,英國人羅斯、法國人迪爾維爾、美國人威爾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極大陸。
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達南極極點。
1928~1929年,美國人作了幾次南極飛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亞美利加基地”。
人類探險1820年前后,一些獵取海豹的獵人來到南極洲,他們可能就是最早到達南極的人。1895年,比利時的幾位探險家在冰原上度過了一個冬季。1901年,羅伯特·斯科特率領英國探險隊前往南極,但是沒有成功。1911年11月,挪威探險家羅德·阿蒙森成為到達南極的第一人。此后不久,斯科特也帶領探險隊到達南極。但不幸的是,斯科特及其同伴在歸途中全部遇難。
南極洲無永久居民,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查人員和捕鯨隊。截至2013年,已有十多個國家在南極大陸和沿海島嶼上建立了四十多個常年科學考察站,每年參加越冬的科考人員不到750人,夏季考察隊員也不過2000~3000人。此外,暖季時乘船或飛機到南極半島和羅斯島(麥克默多站)旅游的人數(shù)有幾百人至千人。
科學考察南極洲是世界上惟一沒有污染的大陸,南極洲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為科學家進行氣象,冰川、地質(zhì)、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最廣闊的天然實驗室。到目前為止,
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站。1985年12月,中國考察隊在南極洲的喬治王島建立了長城站,并在水文、氣象和生物學方面對南極洲及其附近的南大洋進行了科學考察。1988年,中國又在南極大陸印度洋沿岸建立了第二個科學考察站中山站。
南極洲衛(wèi)星地圖
美國宇航局3月7日發(fā)布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zhì)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陸地衛(wèi)星-7”衛(wèi)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制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這一衛(wèi)星地圖要比此前的地圖在細節(jié)上精確10倍。
地圖繪制負責人、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科學家羅伯特·賓茲卡德勒說,這一衛(wèi)星地圖展現(xiàn)的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南極洲廣闊冰原表面的細節(jié),這次地圖上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以前從未繪制過的。
美國宇航局、地質(zhì)勘探局聯(lián)合英國南極考察處專門開設了一個網(wǎng)站,將南極洲衛(wèi)星地圖向公眾開放瀏覽。網(wǎng)站上包含了繪制地圖的原始衛(wèi)星圖像,南極洲不同地區(qū)的“特寫”鏡頭,所有內(nèi)容均可免費下載,而且一直到今年夏天研究人員將在網(wǎng)站上不斷發(fā)布新的南極圖像數(shù)據(jù)。
據(jù)賓茲卡德勒介紹,研究人員下一步還將重點對南極冰原之間的干谷地帶等進行“放大”觀察。
中國與南極洲考察1984年11月20日,我國派出591人組成的南極考
察隊,乘“向陽紅10號”考察船首次赴南極建站與考察。1985年2月中國南極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端落成,地理坐標為南緯62°12′59〃,西經(jīng)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國東南極考察隊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標為南緯69°22′24〃,東經(jīng)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極點2903千米。2009年1月27日,我國在南極冰穹A建設的昆侖站勝利建成,昆侖站地理坐標為南緯80°25′01″,東經(jīng)77°06′58″。高程4087米。距離南極冰穹A7.3公里。
領土紛爭
從1908~1941年,共有7個國家先后對南極洲提出了領土要求。1908年英國首先宣布對西經(jīng)20°~50°、南緯50°以南和西經(jīng)50°~80°、南緯58°以南包括?颂m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和南極半島在內(nèi)的扇形地塊及其水域擁有主權;1923年英國又對從東經(jīng)160°到西經(jīng)150°、南緯60°以南的羅斯扇形地區(qū)提出領土要求并委托新西蘭總督管理,這也是新西蘭所要求的那塊扇形大陸。實際上英國當時的真正企圖是要將整個南極大陸納入其版圖。1929~1931年由澳大利亞人莫森率領的英、澳、新西蘭聯(lián)合考察隊對上述地區(qū)進行了考察。接著,英國在1933年代表澳大利亞對南緯60°以南、東經(jīng)45°~136°和東經(jīng)142°~160°相當于南極大陸40%的65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和水域提出了領土要求。
法國以他們的探險者最早發(fā)現(xiàn)阿德雷沿岸為由于1924年對東經(jīng)136°~142°、南緯67°以南的一塊狹長地域提出領土要求,1938年又重申并將這塊地域延伸到極點和南緯60°。
1938年德國派測繪船對毛德皇后地一帶進行閃電式考察,在6天半時間內(nèi)用飛機對毛德皇后地60萬平方千米的地區(qū)進行了航空調(diào)查與拍照,并每隔25千米空投一顆曲十字金屬標記物。挪威在1939年4月也聲明對東經(jīng)45°至西經(jīng)20°之間的地域擁有主權,但既沒向南延伸到極點,也沒有規(guī)定其北部邊界的緯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艦艇以凱爾蓋朗島為基地在西南極水域時常出沒攔劫商船和捕鯨船,從而突出了南美大陸與南極半島之間德雷克海峽的軍事意義。為此,智利在1940年宣布對西經(jīng)53°~90°之間、南緯60°以南的地域擁有主權。阿根廷于1941年宣布對西經(jīng)25&d
18世紀起,探險家們紛紛南下去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1772~1775年英國庫克船長歷時3年8個月,航行97000千米、環(huán)南極航行一周,幾次進入極圈,但他最終未發(fā)現(xiàn)陸地。
1819年沙俄派別林斯高晉率東方號與和平號兩船,歷時兩年零21天分別在南緯69°52′、西經(jīng)82°19′和南緯68°43′、西經(jīng)73°10′發(fā)現(xiàn)了兩個島。
1823年2月英國人威德爾南下到南緯74°15′,創(chuàng)造了當時南下的最高緯度。
1839年12月,由美國海軍主導、1838–42年美國探險考察隊(又稱“Ex.Ex.”或“威爾克斯探險隊”)旗下的一支探險隊自澳大利亞悉尼起錨、航往南冰洋,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巴雷尼群島以西的南極大陸,取名“威爾克斯地”流傳至今。
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國迪爾維爾曾力圖超過威德爾創(chuàng)造高緯度紀錄未成,但他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他于1840年1月19日發(fā)現(xiàn)的島嶼為阿德雷地,并命名其沿海水域為迪爾維爾海,后人還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種企鵝,即阿德雷企鵝。隨后,英國的羅斯于1841年駛入后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羅斯灣,但他為冰障所阻無法到達他預測的南磁極——南緯75°30′、東經(jīng)154°。
1841年,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穿越羅斯海、發(fā)現(xiàn)了羅斯島(二者皆根據(jù)他而命名)。他航過一個巨大的冰墻,其后命名為羅斯冰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架。埃里珀斯火山和特羅爾山分別取名自幽冥號(HMS Erebus)及驚恐號(HMS Terror)。麥卡托·庫柏于1856年1月26日登陸東南極洲。
1907年,在歐內(nèi)斯特·沙克爾頓的獵人探險隊期間,由葉吉沃茲·大衛(wèi)領軍的小隊完成了第一次攀爬埃里珀斯火山、抵達地磁南極的任務。南極小隊的艱險歸程則由道格拉斯·莫森領導,他在任務完成后轉(zhuǎn)擔任其他探險隊的領袖,直到1931年退休。另外,沙克爾頓和他的探險隊中的其他三名成員在1908年12月至1909年2月期間達成了許多史無前例的事跡:包括人類第一次橫越羅斯冰架、第一次穿過南極橫貫山脈(經(jīng)由比爾德莫爾冰川),以及第一次踏上南極高原。
1908年沙克爾頓到達南緯88°23′,離南極點僅約180千米,但由于食品耗盡而折回。
1909年莫森、戴維斯和麥凱首次到達當時為南緯72°24′,東經(jīng)155°18′的南磁極。
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率領的探險隊先后到達南極點。
1911年12月14日,挪威極地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的探險隊乘著船艦前進號,自鯨魚灣啟程、航上海伯格冰川,是人類首次抵達南極點。阿蒙森的勁敵斯科特探險隊也在一個月后到達南極。
從1772年庫克揚帆南下到19世紀末,先后有很多探險家駕帆船去尋找南方大陸,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帆船時代。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盡管時間短暫,但人類先后征服了南磁極和南極點,涌現(xiàn)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險英雄。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英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至50年代中期,人類在南極探險逐漸用機械設備取代了狗拉雪橇。1928年英國的威爾金駕機飛越南極半島,1929年美國人伯德駕機飛越南極點,同年另一美國人艾爾斯沃斯駕機從南極半島頂端飛至羅斯冰架。飛機在南極探險方面為人類宏觀正確地認識南極大陸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機械化時代。從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起至今,眾多的科學家涌往南極,他們在那里建立常年考察站,進行多學科的科學考察,人們稱這一時期為科學考察時代。
發(fā)現(xiàn)簡史
1738~1739年,法國人布韋航海時發(fā)現(xiàn)了南極附近的一個島嶼(今布韋島)。
1772~1775年,英國人庫克船長到達南極附近的南設得蘭群島。
1820~1821年,美國人帕爾默、沙俄人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英國人布蘭斯菲爾德先后發(fā)現(xiàn)了南極大陸。
1838~1842年,英國人羅斯、法國人迪爾維爾、美國人威爾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極大陸。
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達南極極點。
1928~1929年,美國人作了幾次南極飛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亞美利加基地”。
人類探險1820年前后,一些獵取海豹的獵人來到南極洲,他們可能就是最早到達南極的人。1895年,比利時的幾位探險家在冰原上度過了一個冬季。1901年,羅伯特·斯科特率領英國探險隊前往南極,但是沒有成功。1911年11月,挪威探險家羅德·阿蒙森成為到達南極的第一人。此后不久,斯科特也帶領探險隊到達南極。但不幸的是,斯科特及其同伴在歸途中全部遇難。
南極洲無永久居民,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查人員和捕鯨隊。截至2013年,已有十多個國家在南極大陸和沿海島嶼上建立了四十多個常年科學考察站,每年參加越冬的科考人員不到750人,夏季考察隊員也不過2000~3000人。此外,暖季時乘船或飛機到南極半島和羅斯島(麥克默多站)旅游的人數(shù)有幾百人至千人。
科學考察南極洲是世界上惟一沒有污染的大陸,南極洲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為科學家進行氣象,冰川、地質(zhì)、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最廣闊的天然實驗室。到目前為止,
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站。1985年12月,中國考察隊在南極洲的喬治王島建立了長城站,并在水文、氣象和生物學方面對南極洲及其附近的南大洋進行了科學考察。1988年,中國又在南極大陸印度洋沿岸建立了第二個科學考察站中山站。
南極洲衛(wèi)星地圖
美國宇航局3月7日發(fā)布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zhì)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陸地衛(wèi)星-7”衛(wèi)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制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這一衛(wèi)星地圖要比此前的地圖在細節(jié)上精確10倍。
地圖繪制負責人、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科學家羅伯特·賓茲卡德勒說,這一衛(wèi)星地圖展現(xiàn)的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南極洲廣闊冰原表面的細節(jié),這次地圖上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以前從未繪制過的。
美國宇航局、地質(zhì)勘探局聯(lián)合英國南極考察處專門開設了一個網(wǎng)站,將南極洲衛(wèi)星地圖向公眾開放瀏覽。網(wǎng)站上包含了繪制地圖的原始衛(wèi)星圖像,南極洲不同地區(qū)的“特寫”鏡頭,所有內(nèi)容均可免費下載,而且一直到今年夏天研究人員將在網(wǎng)站上不斷發(fā)布新的南極圖像數(shù)據(jù)。
據(jù)賓茲卡德勒介紹,研究人員下一步還將重點對南極冰原之間的干谷地帶等進行“放大”觀察。
中國與南極洲考察1984年11月20日,我國派出591人組成的南極考
察隊,乘“向陽紅10號”考察船首次赴南極建站與考察。1985年2月中國南極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端落成,地理坐標為南緯62°12′59〃,西經(jīng)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國東南極考察隊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標為南緯69°22′24〃,東經(jīng)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極點2903千米。2009年1月27日,我國在南極冰穹A建設的昆侖站勝利建成,昆侖站地理坐標為南緯80°25′01″,東經(jīng)77°06′58″。高程4087米。距離南極冰穹A7.3公里。
領土紛爭
從1908~1941年,共有7個國家先后對南極洲提出了領土要求。1908年英國首先宣布對西經(jīng)20°~50°、南緯50°以南和西經(jīng)50°~80°、南緯58°以南包括?颂m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和南極半島在內(nèi)的扇形地塊及其水域擁有主權;1923年英國又對從東經(jīng)160°到西經(jīng)150°、南緯60°以南的羅斯扇形地區(qū)提出領土要求并委托新西蘭總督管理,這也是新西蘭所要求的那塊扇形大陸。實際上英國當時的真正企圖是要將整個南極大陸納入其版圖。1929~1931年由澳大利亞人莫森率領的英、澳、新西蘭聯(lián)合考察隊對上述地區(qū)進行了考察。接著,英國在1933年代表澳大利亞對南緯60°以南、東經(jīng)45°~136°和東經(jīng)142°~160°相當于南極大陸40%的65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和水域提出了領土要求。
法國以他們的探險者最早發(fā)現(xiàn)阿德雷沿岸為由于1924年對東經(jīng)136°~142°、南緯67°以南的一塊狹長地域提出領土要求,1938年又重申并將這塊地域延伸到極點和南緯60°。
1938年德國派測繪船對毛德皇后地一帶進行閃電式考察,在6天半時間內(nèi)用飛機對毛德皇后地60萬平方千米的地區(qū)進行了航空調(diào)查與拍照,并每隔25千米空投一顆曲十字金屬標記物。挪威在1939年4月也聲明對東經(jīng)45°至西經(jīng)20°之間的地域擁有主權,但既沒向南延伸到極點,也沒有規(guī)定其北部邊界的緯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艦艇以凱爾蓋朗島為基地在西南極水域時常出沒攔劫商船和捕鯨船,從而突出了南美大陸與南極半島之間德雷克海峽的軍事意義。為此,智利在1940年宣布對西經(jīng)53°~90°之間、南緯60°以南的地域擁有主權。阿根廷于1941年宣布對西經(jīng)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