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壽張縣志》記載,王靈官廟在壽張縣南大街,相傳此地為王靈官故宅,清朝同治四年的時候,邑紳高杰祥等籌建靈官廟。
民間傳說在當?shù)氐膫髡f里,王靈官是壽張鎮(zhèn)東街村人,是道教護法神明,他長著三只眼、手持打神鞭、腳踏風火輪,是一位威猛的神將。相傳,古時中原黃帝時期,群雄并起,蚩尤興兵和黃帝爭奪天下,蚩尤作戰(zhàn)神勇,黃帝就派王靈官和蚩尤作戰(zhàn)。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仗的較量,王靈官終于將蚩尤打敗,并割下蚩尤首級,傳到黃河邊上后下落不明。黃帝認為王靈官戰(zhàn)蚩尤有功,便在壽張城內其老家宅基上為其修建廟宇并塑金身,以此監(jiān)視蚩尤,保護天下太平。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王靈官是北宋時候的人士,家在壽張縣城南,出生在富戶人家,小時候母親病故,在繼母入門后,王靈官被趕出家門,流浪街頭。但是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凡老弱病殘、鄉(xiāng)鄰及婚喪嫁娶時他都熱情幫忙。后來受泰山圣母碧霞元君點化成圣,自此一直保佑家鄉(xiāng)。
歷史典故王靈官自幼家境貧寒,父母靠種二畝薄地維持生計。說來這王善也是苦孩子,他出生后還未滿周歲時,黃河發(fā)大水,堤壩決口,父親為搶救鄰居的孩子而被洪水卷走,再也沒有回來。只剩下孤兒寡母的相依為命。王善五歲那年,黃河兩岸鬧瘟疫,母子二人皆已染病,母親無奈賣掉了僅有的二畝薄地,看好了兒子的病而自己卻命染黃泉。剛滿五歲的王善便流落街頭,成了孤兒,他靠挨門乞討和街坊鄰居的周濟維持生活。
王善十五歲那年,經(jīng)鄉(xiāng)親們介紹,在壽張一家飯館里當了跑堂的伙計。飯館老板見小伙計人長得憨厚,又非常勤快,感到很滿意,管吃管住,每月還給幾個工錢。王善對老板感激不盡,干活更起勁了。
一天,王善正忙著為客人送菜,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拄著拐棍一瘸一拐地走進門來。只見她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像個討飯的叫花子。王善是窮苦出身,見老奶奶很可憐,便為老人家倒了碗水,問她是不是想吃點什么?老奶奶不說話,只是搖頭。飯館掌柜見狀,上前呵斥道:“你不吃飯到飯館干什么?快走!”王善上前把她摻到門外的臺階上坐下,端來客人剩下的飯菜給她吃。掌柜的看見不由生氣地對王善說:“你看看她那個臟樣,坐在臺階上影響咱的生意,快把她攆走!”王善無奈,只好把老奶奶背到東街口,拿出自己平時積攢的十幾文錢來,送給了老奶奶,說道:“老人家,我自己生活沒著落,也沒法收養(yǎng)您,給你這些錢自己生活去吧。”
王善回到飯館,誰知剛一進門,他發(fā)現(xiàn)剛背走的老奶奶,早已坐在飯館里。掌柜的見了他,忙從兜里掏出些許散碎的銀子,吩咐王善說:“快把她送得遠遠的!”王善不敢怠慢,按照掌柜的吩咐一口氣背出三里多路。當王善氣喘吁吁地跑回飯館時,老奶奶又坐在了飯館里。
就這樣往返三次,王善心里好奇怪,心想:“這個老奶奶怎么比我還回來得快?”便對老奶奶說:“老人家,您家住哪里?要不我把您送回家里。”老奶奶說:“王家離此很遠,我看你是個善良孩子,你可愿意背我回家?”王善沒用多想,隨口道:“行,您只要有家,再遠我也能把您送回去。”掌柜的聞言囑咐道:“把她扔遠些就行。”王善道:“老人家這么大年紀了,再遠我也得把她送回家去。”背起老奶奶就走,老奶奶對他說:“孩子,咱一直朝東走,等到了地方,我自然會告訴你。”
王善背著老奶奶越走越感覺背上挺輕,而且走得也快。就這樣他們二人走了三天三夜,來到了泰山腳下,老人說:“到了,孩子,讓我下來吧。”王善回頭看時,老奶奶連個人影也不見了。王善正在納悶,忽見兩個仙女從山上下來,笑嘻嘻地對王善說:“王母娘娘有請,快隨我們上山吧。”王善聞聽王母娘娘有請,立刻就驚呆了,兩個仙女見他那驚疑的樣子,便告訴他說:“你剛才背的那個老奶奶就是王母娘娘的化身。他見你忠厚老實,為人善良,特召你到天廷做神仙呢。”王善將信將疑地隨著兩個仙女上了南天門。
再說王母娘娘回到天庭,向玉帝奏明了下屆訪賢遇到王善的經(jīng)過。玉帝聽了滿心歡喜,便封王善為掌管冰雹的靈官。后來,王靈官為報答家鄉(xiāng)父老對他的照顧之情,冰雹從不下到壽張一帶。鄉(xiāng)親們?yōu)榱思o念和感謝王靈官,紛紛捐資捐款,在壽張城內建起了王靈官廟,并把每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定位王靈官廟會,周圍十里八鄉(xiāng)的老百姓都前來趕會,到靈官廟燒香磕頭,祈求保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