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作為地名最早見于公元前四世紀孔子編定的《春秋》一書中!洞呵铩芳啊蹲髠鳌分性拇翁岬疥柟龋嘿夜“秋,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于陽穀(今簡化為谷,下同)。”僖公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陽谷。”文公十六年“春,季孫行父會齊侯于陽谷,齊侯弗及盟。”宣公十八年“春,晉侯世子臧伐齊”“至于陽谷”。蓋陽谷取義于谷山之陽。
谷山(非今陽谷舊城中心之谷山),又名谷城山,位于今平陰縣洪范池境內(nèi),是上古時期伏羲氏、神農(nóng)氏教民種谷之地!独ǖ刂尽份d:“谷城山神農(nóng)氏試種五谷于此,故名谷城山。”谷城也稱神農(nóng)城,《元和郡縣志》載:“神農(nóng)城下有神農(nóng)泉,即神農(nóng)得嘉谷之所。”古時以山南、水北為陽,原陽谷處在谷城山的南面,由聚落發(fā)展成為亭、邑時,便命名為陽谷。今東平縣舊縣鄉(xiāng)王古店村東有陽谷邑遺址。
陽谷,春秋時屬齊國,秦、漢以后屬谷城縣,北齊時省谷城縣并入東阿縣。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原東阿縣新置陽谷縣,便取陽谷亭為縣名。陽谷作為縣名始于隋代,《元和郡縣志》、《舊唐書》、《資治通鑒》等書皆有記載,陽谷縣名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古陽谷邑由于地理實體的變化和歷史行政區(qū)劃的更換,明代改名為陽谷店,清代已訛為王古店。
關于陽谷縣名的來歷舊縣志中另有二說:一說取宓城之陽,系孔廣海說。此說認為陽谷境內(nèi)有一座古宓城,是伏羲居住的地方。康熙十二年《陽谷縣志》載:“陽谷有宓城,相傳為伏羲教民種谷之地。”伏羲在此教民“觀日陽、種五谷”,陽谷因而得名。
一說謂今陽谷縣城中心高阜為谷山,縣衙坐落在高阜的西南方城垣的坤離之間,即“谷山之陽”,陽谷因而得名。可是,陽谷一名早見于春秋時代,建縣始于隋代,縣治所在建縣時并不在此!端问贰访魑挠涊d“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遷孟店(現(xiàn)址)。”先此已有陽谷地名和陽谷縣名,此說未免牽強。
另外,近年頗有一說流行,即陽谷源自《尚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認為“旸谷”就是“陽谷”。但是,只要查對原文,一看便知,陽谷“谷”字的繁體字為“穀”,是五穀之穀、稻穀之穀;“宅嵎夷、曰旸谷”的“谷”乃山谷之谷,是并不相通的兩個字。此說顯系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