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信息港編輯人員獲悉這個重陽節(jié),96歲的曹萬福又一次坐在村子里的小廣場上,吃了一頓團圓飯。這是他連續(xù)27年和村里其他老人一起吃大餐。
曹萬福所在的村子是陽谷縣定水鎮(zhèn)曹樓村,1991年,村子里首次組織65歲以上的老人在重陽節(jié)這天聚餐,而費用則是由村支部書記自掏腰包。
27年間,村支部書記換了三任,但這個風(fēng)俗卻一直延續(xù)了下來。
10月17日,村子里66名老人再次聚在一起吃大餐,說話聊天兒的時候,現(xiàn)任村支部書記曹鳳君挨桌給老人敬酒獻祝福。同時跟老人約定,明年的重陽節(jié),大家還聚在這兒。
看著老人推杯換盞談笑風(fēng)生,曹鳳君很感慨,他說,以后不管是誰再來接任他的位子,請老人聚餐這個事,永遠都不會變。
這是一種家風(fēng)的傳承,同時也是村里敬老愛老、傳承孝道生生不息的質(zhì)樸風(fēng)范。
96歲老人吃了27年“重陽大餐”
17日那天,時間到了正午時分,太陽曬在身上,很是暖和。開進村的餐車,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老人的午餐。
96歲的曹萬福拿著自己的馬扎來到村里的小廣場上,那個時候廣場上已經(jīng)聚起了很多人,當(dāng)然,見到這個村里年紀(jì)最大的老人,很多人都玩笑似地跟他打著招呼。對于村支部書記和很多村民而言,村里有這樣一位高壽老人,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雖然已是高齡,但曹萬福思維依然很清晰,對往事記憶猶新。
在老人記憶中,那是1991年的重陽節(jié),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吃飯。當(dāng)時聚餐的地點在村西頭原村委會駐地,因為條件有限,村支部書記請大家吃的是大燴菜,回想當(dāng)初的那頓飯,老人的評價依然是簡單的三個字“香,熱鬧”。
時隔27年,發(fā)起、接力重陽聚餐的兩任村支部書記也都坐在了飯桌上。對他們而言,吃飯的老人每年都在變,但唯一不變的還是曹萬福的那三字真言。
很顯然,這三字評價,如今仍然精準(zhǔn)。
當(dāng)日11時30分許,等待多時的66位老人開始入席,喜歡喝兩口的老哥兒們湊在一起,開始挑戰(zhàn)式地“較量”酒量;喜歡拉家常的老姊妹圍成一桌,談?wù)撝约覂簩O的趣事。
上菜了。14個冷熱葷素搭配的菜肴一上桌,氣氛更為熱烈起來。老人相互夾菜,互相照應(yīng),偶爾說一句笑話,一桌的人都哄然大笑。
82歲的曹新德說,如今生活好了,他們不在乎能吃上什么好的飯菜,大家更在意的是可以在一起拉拉呱,聊聊天,“這個年紀(jì),最喜歡的還是熱鬧”。
一頓團圓飯吃出了和諧村風(fēng)民風(fēng)
曹樓村不大,是一個只有437人的小村子。但讓曹鳳君驕傲的是,村子是遠近聞名的“老齡村”,單單是90歲以上的老人,村里就有4名,而且身體康健生活幸福。
不僅是這樣,提及自己的村子和村民,曹鳳君言語中同樣充滿了驕傲和自豪。他說,這么多年,村子里鮮見打架斗毆事件,村民處得像是一家人。
村里很多人從小就接受著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滋養(yǎng)與熏陶,養(yǎng)成了寬容、堅強、誠信、勤奮、節(jié)儉等優(yōu)秀品格,不斷涌現(xiàn)出一些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的好人好事,家風(fēng)傳承帶動了鄉(xiāng)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尤其是每年重陽節(jié)的這次聚餐,更是讓村里的老人和鄉(xiāng)親點贊了27年,讓周圍鄰近的村子羨慕了27年。
事實也的確如此。
74歲的趙玉蓮老人心直口快,她說,村里曾經(jīng)想過,每年重陽節(jié)時,像其他鄰近村一樣,給老人送些慰問品,但她們幾乎態(tài)度一致地婉拒了這一“好意”。老人坦言,如今生活好了,大家都衣食無憂,孩子們都在外打拼,留守在家的老人缺少的正是那份熱鬧和陪伴。
對此,曹鳳君深有感觸。他說,每年這一天,溫度也較為適宜,很多平時“宅”在家的老人,也會出來走走,和大家吃個飯,見個面,相互聊聊往事。而自己也會提前一兩天,給跟隨兒女在外生活的老人打個電話,邀請他們回村赴宴。
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很多矛盾和隔閡都在這頓飯里煙消云散了。
聊到最后,曹鳳君才說到張羅這樣一頓飯的費用問題。他說,這是他在任的第7個年頭,也是第七次組織這樣一個特殊的飯局,每年的花費差不多都在3000元左右。
陽谷信息港市民報道曹鳳君常說,不能從老人嘴里省錢。因此,對于這個數(shù)字,他說,自己出點力,鄰里之間和諧相處,家風(fēng)村風(fēng)得到良好傳承,很值得。
曹萬福所在的村子是陽谷縣定水鎮(zhèn)曹樓村,1991年,村子里首次組織65歲以上的老人在重陽節(jié)這天聚餐,而費用則是由村支部書記自掏腰包。
27年間,村支部書記換了三任,但這個風(fēng)俗卻一直延續(xù)了下來。
10月17日,村子里66名老人再次聚在一起吃大餐,說話聊天兒的時候,現(xiàn)任村支部書記曹鳳君挨桌給老人敬酒獻祝福。同時跟老人約定,明年的重陽節(jié),大家還聚在這兒。
看著老人推杯換盞談笑風(fēng)生,曹鳳君很感慨,他說,以后不管是誰再來接任他的位子,請老人聚餐這個事,永遠都不會變。
這是一種家風(fēng)的傳承,同時也是村里敬老愛老、傳承孝道生生不息的質(zhì)樸風(fēng)范。
96歲老人吃了27年“重陽大餐”
17日那天,時間到了正午時分,太陽曬在身上,很是暖和。開進村的餐車,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老人的午餐。
96歲的曹萬福拿著自己的馬扎來到村里的小廣場上,那個時候廣場上已經(jīng)聚起了很多人,當(dāng)然,見到這個村里年紀(jì)最大的老人,很多人都玩笑似地跟他打著招呼。對于村支部書記和很多村民而言,村里有這樣一位高壽老人,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雖然已是高齡,但曹萬福思維依然很清晰,對往事記憶猶新。
在老人記憶中,那是1991年的重陽節(jié),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吃飯。當(dāng)時聚餐的地點在村西頭原村委會駐地,因為條件有限,村支部書記請大家吃的是大燴菜,回想當(dāng)初的那頓飯,老人的評價依然是簡單的三個字“香,熱鬧”。
時隔27年,發(fā)起、接力重陽聚餐的兩任村支部書記也都坐在了飯桌上。對他們而言,吃飯的老人每年都在變,但唯一不變的還是曹萬福的那三字真言。
很顯然,這三字評價,如今仍然精準(zhǔn)。
當(dāng)日11時30分許,等待多時的66位老人開始入席,喜歡喝兩口的老哥兒們湊在一起,開始挑戰(zhàn)式地“較量”酒量;喜歡拉家常的老姊妹圍成一桌,談?wù)撝约覂簩O的趣事。
上菜了。14個冷熱葷素搭配的菜肴一上桌,氣氛更為熱烈起來。老人相互夾菜,互相照應(yīng),偶爾說一句笑話,一桌的人都哄然大笑。
82歲的曹新德說,如今生活好了,他們不在乎能吃上什么好的飯菜,大家更在意的是可以在一起拉拉呱,聊聊天,“這個年紀(jì),最喜歡的還是熱鬧”。
一頓團圓飯吃出了和諧村風(fēng)民風(fēng)
曹樓村不大,是一個只有437人的小村子。但讓曹鳳君驕傲的是,村子是遠近聞名的“老齡村”,單單是90歲以上的老人,村里就有4名,而且身體康健生活幸福。
不僅是這樣,提及自己的村子和村民,曹鳳君言語中同樣充滿了驕傲和自豪。他說,這么多年,村子里鮮見打架斗毆事件,村民處得像是一家人。
村里很多人從小就接受著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滋養(yǎng)與熏陶,養(yǎng)成了寬容、堅強、誠信、勤奮、節(jié)儉等優(yōu)秀品格,不斷涌現(xiàn)出一些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的好人好事,家風(fēng)傳承帶動了鄉(xiāng)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尤其是每年重陽節(jié)的這次聚餐,更是讓村里的老人和鄉(xiāng)親點贊了27年,讓周圍鄰近的村子羨慕了27年。
事實也的確如此。
74歲的趙玉蓮老人心直口快,她說,村里曾經(jīng)想過,每年重陽節(jié)時,像其他鄰近村一樣,給老人送些慰問品,但她們幾乎態(tài)度一致地婉拒了這一“好意”。老人坦言,如今生活好了,大家都衣食無憂,孩子們都在外打拼,留守在家的老人缺少的正是那份熱鬧和陪伴。
對此,曹鳳君深有感觸。他說,每年這一天,溫度也較為適宜,很多平時“宅”在家的老人,也會出來走走,和大家吃個飯,見個面,相互聊聊往事。而自己也會提前一兩天,給跟隨兒女在外生活的老人打個電話,邀請他們回村赴宴。
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很多矛盾和隔閡都在這頓飯里煙消云散了。
聊到最后,曹鳳君才說到張羅這樣一頓飯的費用問題。他說,這是他在任的第7個年頭,也是第七次組織這樣一個特殊的飯局,每年的花費差不多都在3000元左右。
陽谷信息港市民報道曹鳳君常說,不能從老人嘴里省錢。因此,對于這個數(shù)字,他說,自己出點力,鄰里之間和諧相處,家風(fēng)村風(fēng)得到良好傳承,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