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有著作多種,曰《忍齋行稿》四十卷,《釋奠通禮》三卷、《杜詩纂例》十卷、《集驗方》二十卷、《集古印章》三卷。
6、曹元用
曹元用(1268年-1329年),字子貞,號超然居士。世居阿城(今陽谷縣阿城鎮(zhèn)),后遷居汶上(其遷居村今屬嘉祥)。擅文能詩,有詩文四十卷,號《超然集》,惜已不可見。與其同時的“文章大家”戴表元稱其文“屬辭莊、屈之潔,析理孟、荀之達,而比事左、班之核。”濟寧太白樓有其作《任城二賢祠碑》一文尚存。
7、殷云霄
殷云霄(1480年-1516年),字近夫,號石川,明代中期山東壽張縣石川村(今陽谷縣壽張鎮(zhèn)北臺村)人。明代著名的清官與詩人,《明史》曾為其立傳,其墓在壽張城東北半里處。1950年,因于墓址創(chuàng)建壽張中學(后為陽谷二中),乃遷墳于城西北4里之沙河崖村南。
8、李際元
李際元,字通甫,自號北墅子,陽谷縣大布鄉(xiāng)人。明正德辛未(1511)科進士,民間俗稱的“五里三進士”之一。歷任河南懷慶府推官、兵部職方司主事、陜西按察司僉事、備邊榆林、四川敘盧兵備。李際元熱心地方公益事業(yè),歸鄉(xiāng)后便積極聯(lián)絡本邑進士吳鎧、張恂等,倡議纂修陽谷縣志。在知縣劉素的主持下,李際元對原志稿材料反復考證、增補,編印出我縣第一部《陽谷縣志》,開本縣志書之先河。
9、吳鎧
吳鎧,字文濟,號石湖,陽谷縣城西關(guān)吳南園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生活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官至都察院右僉都御使(正四品),巡撫寧夏。歷任南道(今南京)監(jiān)察御使、北京道監(jiān)察御使、福建按察司副使、陜西肅州兵備、陜西布政司、云南按察使,嘉靖十六年(1537年)四月,又調(diào)任他為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巡撫寧夏。嘉靖十八年(1539年),吳鎧因過度操勞,卒于任,歸葬原籍,就在今縣城西吳南園。
10、劉琰
劉琰(1651年-1711年),字公琬,號介庵,又稱黃山先生。今陽谷城東八里營村人?滴跄觊g,因康熙皇帝愛其學識淵博,才華出眾,便召進翰林院,參與國史撰修,并讓其專門教導皇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讀書。劉琰即為皇子之師,從不為皇子的尊貴而遷縱,一直以嚴教為本,留下了“皇子三跪劉琰”的軼事。劉琰任江寧知府期間,康熙帝南巡路過其官署,問道:“江寧年成這樣豐裕,不知愛卿也跟著富起來了沒有?”劉琰答道:“臣惟有一懷明月兩袖清風而已。”康熙帝甚慰,特賜敕書。
11、孟翰
孟翰,字西園,生活于清康熙、雍正年間,陽谷南街人。少有才名,16歲中秀才。康熙十一年(1672年)拔貢,授職萊陽縣訓導,后補授齊東(舊縣名,其屬地現(xiàn)分屬于山東省鄒平、博興、高青三縣)訓導,后卒于官。孟翰一代名醫(yī),為人診病,切脈即得知病源,施治不拘泥成規(guī),尤精于瘟疫雜癥及婦科。所遺醫(yī)著甚多,皆以抄本散傳于民間,至今仍有較高臨床價值。
12、張令璜
張令璜,字心友,一字文仲。張秋鎮(zhèn)人,生活于清康熙、雍正年間?滴跛氖四(1709年)中進士,授中書舍人?滴趿(1721年)任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雍正初年,遷任順天府丞。雍正三年(1725年)遷大理寺卿,旋拜吏部左侍郎,仍兼京兆尹。雍正四年(1726年)張令璜以年老致仕回籍,晚年寓居張秋鎮(zhèn)。張令璜墓位于張秋鎮(zhèn)王營村西300米處,現(xiàn)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3、馬玉魁
字星若,今陽谷人,清朝武官。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武進士,初任御前侍衛(wèi),后任狼山營守備。其勇力過人,能挽五石弓,命中于百步外,且足智多謀,治軍嚴明。其后,升任大總?cè),曾兩?zhèn)海疆。馬玉魁從嚴訓練官兵,加強沿海巡邏,先后率兵作戰(zhàn)50余次,每戰(zhàn)皆勝。在他鎮(zhèn)守的海域內(nèi),海盜近岸不得。嘉慶五年(1800年)冬,因受潮濕,腰腿麻木,奏允解任回籍。回籍后,杜門謝客,調(diào)理身體,訓育子孫,扶困濟貧。
14、王倫
山東壽張縣(今陽谷東南)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加入白蓮教支派清水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自稱教主,在兗州、東昌(今山東聊城)等地收徒傳教,信徒大都是貧苦農(nóng)民和游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東年歲歉收,地方官妄行加征,王倫組織信徒起事,起義軍千余人先后破壽張,陷陽谷,據(jù)堂邑,后進攻臨清新城,因寡不敵眾而失敗。王倫起義,爆發(fā)于清王朝前期鼎盛之時,震動了封建統(tǒng)治者,揭開了清代中期一系列人民起義的序幕。
15、周天爵
周天爵(1772—1852),字敬修,陽谷縣張秋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中進士,先后任懷遠、濮陽知縣,宿州知州,盧州知府,江西、安徽按察使,陜西布政使,漕運總督,河南巡撫,閩浙總督,湖廣總督等職,因勤于政事,明敏干練而頗受清政府器重,官職屢升。咸豐二年(1852年)10月死于軍旅之中,歸葬原籍,追贈尚書銜,謚號“文忠”。周天爵墓在張秋鎮(zhèn)西孟海村西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6、孔廣海
孔廣海(1882年-1903年),字仙州,陽谷縣高廟王鄉(xiāng)孔莊村人。1887年考中舉人,歷官即墨訓導、濱州學政等職,多有建樹。晚年回籍致力于搜求地方文獻,力圖重修《陽谷縣志》。遺有《縣志采訪稿》11卷。陽谷現(xiàn)存的1942年編修的《陽谷縣志》就是以舊志并附其采訪稿而成?紫芍葸曾編成《莘縣縣志》6卷,并著有《四書提綱》、《周易史論》(上、下)、《書經(jīng)末》、《續(xù)史先》等多卷文稿。
17、楊萬選
楊萬選(1850年-1920年),字子青, 著名教育家。字子青。今陽谷人。清光緒十三年(1886年)進士,任淞江厘局候補知縣。后母喪,回籍服孝。3年孝滿,出任云南省趙州知州。后遷邱北知縣。他為官清廉恭謹,勤政愛民。因不善逢迎而被解職。晚年致力于地方教育事業(yè),讀書講學,求教者日盈其門。
18、周毓臣
陽谷壽張鎮(zhèn)北街人。早年畢業(yè)于山東省立高等師范,終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先執(zhí)教于惠民高苑小學,后任壽張縣教育局長、范縣教育局長等職。曾主持創(chuàng)辦了范、朝、濮三縣聯(lián)立師范。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曾參加過“五四”、“五卅”等反帝愛國運動。1931年因公積勞致疾,臨終前仍囑其子弟說:“爾須立志,誓雪國恥,方完吾志,可謂孝矣!”
19、張稷臣
張稷臣(1875年-1972年),字紹農(nóng),陽谷縣張秋鎮(zhèn)桑營村人,晚清廩生。新中國成立后,受任為山東省文史館館員。終生從事教育事業(yè)。先生之書法,既具柳體之筋骨遒健,又備顏體之端莊雄偉,“熔百家”,“出吾體”,卓犖一家。他所撰書的碑刻,“景陽岡”、“王倫故里”、“掛劍祠”、“賈子珍先生教學德行碑”、“湯氏墓碑”等尚存。
20、魏法唐
魏法唐(1882—1942),字緒靈,陽谷縣西湖鄉(xiāng)任老伍村人。其祖上六世業(yè)醫(yī),代有傳人,尤以婦科延譽于世。魏法唐幼承家訓,攻讀醫(yī)著。獨自行醫(yī)后,善用傷寒大法挽救垂危病人,立法用藥,效果明顯,方園百里之內(nèi),皆知其名。成名后亦能以虛心自持,對病人體貼入微,關(guān)懷備至。其高尚醫(yī)德,至今仍為當?shù)厝罕娝Q道。1942年病逝,所遺《婦科實驗錄》手稿一部,惜毀于抗日戰(zhàn)火。其子魏金鑾承其醫(yī)業(yè),在陽谷一帶亦頗負盛名。
21、狄大光
狄大光(1883—1959),字化遠,陽谷縣七級鎮(zhèn)人。幼讀詩書,穎敏好學,工楷書,寫作俱優(yōu)。先生世代業(yè)醫(yī),為繼承家傳,庭訓習醫(yī)。攻讀醫(yī)書,刻苦力學。內(nèi)難仲圣之書,四家諸賢之卷,數(shù)稔之間,閱讀殆盡。先生奉承家訓,證以心得,確信醫(yī)書充棟,惟經(jīng)典著作是可靠之依據(jù),方藥繁多,經(jīng)方為有效之方劑。執(zhí)簡御繁,由博返約,對經(jīng)典經(jīng)方,深刻研究,奉以為法。晚年(1955年),受請參加聊城專區(qū)人民醫(yī)院工作,聞名求診者益多。1959年病逝。
22、熊夢賓
熊夢賓(1886—1953),字觀民。陽谷城內(nèi)南街人。早歲為清朝末科秀才,后由東昌府保送濟南優(yōu)級師范為首屆學員,專攻理化,畢業(yè)后去曹州(今菏澤)省立六中任教。在此期間,參加孫中山創(chuàng)建的同盟會,成為山東省早期革命黨人。先后任省教育廳第一科長,山東省教育廳長,青島膠澳督辦公署秘書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山東省人委委員,兼文史館長。因工作繁忙,致病勢日重。1953年冬逝世,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公葬于濟南金牛山干部公墓。
23、雷錫瑞
雷錫瑞(1889—1954),字潤昌,陽谷縣七級鎮(zhèn)周堂村人。9歲就讀于本村私塾,19歲從其父雷士英學習中醫(yī)。1914年考入武昌西醫(yī)學院,1919年畢業(yè)回籍,在縣城南街創(chuàng)辦救世醫(yī)院,為本縣西醫(yī)西藥之倡始。1921年,雷錫瑞又在本村自辦西醫(yī)診所,開業(yè)行醫(yī)。1938年夏,日軍占領(lǐng)陽谷。其后戰(zhàn)事頻繁,雷錫瑞甘冒風險為抗日官兵醫(yī)創(chuàng)治傷,其子女及兒媳自動充任護理。抗日戰(zhàn)爭及解放戰(zhàn)爭期間,雷錫瑞收治傷病員近300人。1954年病逝。其子雷步月師承其業(yè),在七級、安樂鎮(zhèn)一帶亦頗有名望。
24、田耕莘田耕莘(1890—1967),字聘三,山東省陽谷縣張秋鎮(zhèn)人。父開良,以教書為業(yè),曾受聘為陽谷縣坡里莊天主教小修道院國文教員,并受洗入教。不久便因病去世。田耕莘在此接受了啟蒙教育,1918年6月成為神父,傳教于山東單縣、曹州、范縣、魚臺縣等地。1959年12月4日,羅馬教皇若望廿三世任命田耕莘為臺北總主教。1965年3月,獲羅馬教廷批